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量:48618 作者:管理员 来源: 【字体:大号 小号】
心怀梦想 砥砺前行
我叫张晓燕,担任纺织集团工会工作,非常感谢企业搭建的平台,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我在纺织多年来的工作经历。
人的一生中充满了梦想。小时候是想有一个洋娃娃,再大一点是想考试得高分,再大一些想有一份好工作,人的一生就是在逐梦中度过。梦想既是人生目标,又是实现目标源源不断的动力。
17岁,我进入棉纺一厂细纱工序学徒,当我对纺纱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感觉自己不太适应这个岗位还有三班倒的工作时间,心想人家晚上在家睡觉,我还要去上夜班,于是我有了打退堂鼓的念头,当时带我的张师傅看出我的顾虑,在她耐心地帮助和指导下,使我增强了信心,克服了困难,在自己的努力下,熟练期不到10天就能够自己顶岗工作,当年还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在一线工作了22年,凭着“踏踏实实上班,认认真真干活”的信念,不断刷新生产纪录。挡车女工很辛苦,机器一开就不停机,8小时,脚不停步,手不停活儿,细纱接头、粗纱接头,一天下来走上10公里左右,8小时不吃饭不喝水是常事儿。
接好一个头容易,但要做到每天、每月、每年所接的成千上万个头,个个合格就不容易了。我不断地要求自己“不放过一个疵点,不出一个不合格的纱”,在产品质量、节能降耗上刷新纪录,接头合格率100%,创出“万摞无坏纱”的最高纪录。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体会到,学习技术无捷径,要使自己的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只有靠苦练。坚持常年练兵不间断,不仅班前、班后,甚至公休日到厂里练习掐线、接头,一练就是几个小时,经常纱线将手指划出了道道血口。
经过多年的苦练,在天津市第六届职工技术比赛中,我以10根连续接头29.9秒和全项总分101.32分荣获纯棉组比赛第一名,这一成绩达到了全国领先水平。通过比赛汲取了同行的操作优点,又创出了独特的“粗纱包卷法”,提高了换纱速度。代表天津市参加了在西安举行的全国纺织行业细纱操作职业技能比赛,获得全国优秀奖。
我热爱自己的岗位,每天坚持提前40分钟准时进入工作岗位,精心做好班前准备,班后半小时离岗。2005年为适应纺织工业东移,主动扩台扩面,不断探索总结完善操作方法。仍坚持每天苦练操作,精心设计每一个动作,完善了打头、拔管、引线、插管左右手同时进行的配合动作,减少左右手交替等待时间,使两手的配合更加协调,创出了“甩管插入法”,提高了速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抵管轻挑快速接头法”。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创造左右手同时配合的“甩管接头法”、掐线短包卷快质量好的粗纱“包卷法”,细化了“四查五看”的具体要领。在钻研技术的同时,将自己掌握的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人。看到自己亲手带出的一批又一批新工人走上工作岗位,感到非常的欣慰。
工作多年来,在党组织的培养下,我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两届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技术明星、天津市星级青年岗位能手、天津市“三八”红旗手,天津市工业系统优秀技能标兵等荣誉,荣获天津市工人技术比武大赛纺织细纱挡车工操作技术连续多年第一名。又光荣地当选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市第九次党代会代表。
2010年,我转岗到工会工作,至今已经14年,我深知以前的荣誉只属于过去,新的岗位是对自己又一次新的挑战。我将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知识新业务,始终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虚心向身边的同志请教,学习他们的工作经验,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业务能力,并被评为天津市优秀工会工作者。
工作36年来,对纺织有着深厚的感情,感恩纺织给予我历练成长的平台,我将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纺织“四永”精神,珍惜荣誉、再接再厉、永不停步,一次做劳模,终身做表率,充分发挥好劳模示范引领和主力军作用,为纺织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天津纺织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供稿